上個月,為了防范日本放射性污染為防范日本放射性污染食品輸華,中國海關已經下令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的食品,并且對所有從日本進口的水產品進行進行嚴格檢測。在這一禁令之下,日本的漁業(yè)已經遭遇了“巨震”,中國過去依賴日本鮮魚的日料店大多都轉向了從國內或其他沿海國家進口。
然而就在昨天,日本漁業(yè)遭遇了更大的“震蕩”。日本在周四正式向太平洋排放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水,作為回應,中國將暫停從日本進口所有水產品,以此來保護中國消費者的健康。除此之外,中國香港特區(qū)和澳門特區(qū)政府都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并分別宣布了將于同日起禁止日本部分地區(qū)的水產品等進口。
那么在這些禁令之下,日本的水產品行業(yè)將會遭受多大的影響呢?
根據海關總署發(fā)布數據,2021和2022年全年,中國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的進口總額分別為25.35億元和33.96億元。今年前7個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的商品總額為19.37億元,其中7月進口額為2.35億元,同比銳減了29%,主要是受到了加強輻射檢測的影響。
據悉,為確保產品原料的供應穩(wěn)定,國內一些店鋪已經開始引入多樣化的海產品,包括來自新西蘭、西班牙、法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海鮮。走訪一些超市也發(fā)現,幾乎已經看不到寫有“日本產”字樣的刺身。
中國香港地區(qū)的禁令造成的影響也不小。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中國內地是日本第一大水產品出口市場,第二就是中國香港,香港在去年從日本進口了價值5.45億美元的水產品,僅次于中國大陸。
根據中國香港特區(qū)政府的聲明,香港將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包括通過網上代購。如果違反禁令,可被判處第6級罰款及監(jiān)禁12個月。
除此之外,作為日本的鄰國,韓國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最新消息顯示,韓國將繼續(xù)維持此前對日本福島等地水產品的進口禁令,包括對福島在內的日本8個縣的水產品,以及15個縣的27種農產品進口禁令。
事實上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韓國對日本水產品進口就出現了驟減,該年對日產魚貝類進口量同比下降了37.7%,下降趨勢一直持續(xù)到了2014年。2015年后,韓國從日本進口水產品才有所增加,去年進口量達到3.26萬噸,較2014年最低點增加了22.3%。由于有先例,韓國排斥日本水產品的現象或再次上演,為了讓民眾安心,韓國政府也做出了禁止進口的決定。
對于日本的排放行為,東京大學的副教授表示:“當對核事故國家說可以安全地釋放水時,海外國家的人們自然會很難相信。如果你看看中國提出的擔憂,你會發(fā)現它們并不一定像日本政府所說的那樣不科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