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債官方數據會有2個月的延遲慣例)。報告顯示,今年9月,包括私人投資者、全球央行級別的海外投資者共拋售了535億美元的美債,持倉總量降至7.549萬億美元,這是自3月份以來首次減少。其中,全球央行連續(xù)第5個月凈拋售美債,累計數量高達356億美元。
[注:TIC報告是美國財政部每月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數據,包括外國購買和出售美國國債、政府債券、企業(yè)債券和公司股票的動向,用以衡量外國對美國債務和資產的需求狀況。]
由于TIC報告報告的時滯性,該持倉數據反映的是9月份美債市場的變動。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9月份開始時為1.317%,到月底時上升到1.492%,拋售集中在9月的最后6個交易日。到了10月份,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更是飆升至1.7%,因此可以預見的是,10月市場可能會看到外國投資者有更多的美債拋售(具體數據有待觀察)。
日本仍是最大的美債持有國,但在9月份拋售了202億美元(約合計1290億人民幣)的美債,持倉總量降至1.31萬億美元。這也是自2019年9月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月度拋售。
據統(tǒng)計,日本在最近的12個月里有9個月在減持美債。但在今年6月至8月,日本分別大規(guī)模增持了96億美元、305億美元和135億美元的美債后,使得持倉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至1.3198萬億美元。
作為美債第二大持有國——中國9月小幅度凈增持了6億美元的美債(約合計38億人民幣),但其美債持倉仍徘徊在自2016年12月以來的最低持有量1.05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在2021年3月至9月(除7月、9月外)的7個月內,中國共有5個月在凈減持美債,拋售金額高達530億美元(約合計3386億人民幣),創(chuàng)下2016年以來的最大連續(xù)拋售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