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1月28日)歐市盤初,國際現(xiàn)貨黃金位于1456美元/盎司水平交投。日內稍早黃金價格先一度加速上漲至1458.20美元/盎司高點,但之后自該點有所回落,目前暫時繼續(xù)呈現(xiàn)小幅震蕩回撤態(tài)勢。
近期金價走勢較為震蕩,因中美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依舊,投資者情緒起伏不定。
11月28日,外交部就美方簽署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發(fā)表聲明稱,美方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此舉嚴重干預香港事務,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
而本周早些時候據新華視點,1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就解決彼此核心關切問題進行了討論,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同意就第一階段協(xié)議磋商的剩余事項保持溝通。
在近期貿易消息頻傳的情況下,投資者情緒多變,黃金價格走勢較為震蕩。接下來投資者需持續(xù)關注中美貿易局勢最新進展,任何意外消息均可能再度引發(fā)市場劇烈波動。
對于黃金接下來走勢前景,日內Lombardodier網站分析師最新撰文作出分析和預測。其觀點主要內容如下:
從歷史上看,政府債券一直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避風港或無風險資產。
然而,歐洲和日本的負政府債券收益率已從根本上改變了政府債券相對于黃金作為安全港的相對價值,原因有二:在這些經濟體中,政府債券不再比黃金具有收入優(yōu)勢;2)在吸引投資者的同時,債券的負收益率可以低到何種程度是有限度的,這仍然吸引著投資者。
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歐元和瑞郎的債券負收益率環(huán)境仍將存在。這對長期投資組合的構建有著深遠的影響:政府債券在壓力情景下的預期回報是有上限的,黃金成為了一種必需品,而不是可選的配置。
傳統(tǒng)上,黃金與政府債券一起被視為投資組合中的避險資產。換句話說,當金融市場遭遇壓力或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時,金價和政府債券都傾向于升值。然而,政府債券一直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避風港或無風險資產。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