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年里,隨著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積極推動改善中澳關系,中國逐步取消了針對澳大利亞價值200億澳元的商品反制措施。去年12月,中國陸續(xù)放寬了對澳大利亞龍蝦和肉類的進口限制。
現(xiàn)在,乘著這股東風,澳大利亞政府公布了一項計劃,欲進一步改善其國內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
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周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期兩年的“進入新市場計劃”將提供5000萬澳元的資金,用于推進兩國貿易合作。
疫情期間,由于前澳大利亞總理的強硬政策,中澳關系緊張,中國限制了一系列澳大利亞產品的進口。但自2022年阿爾巴尼斯上任以來,兩國關系逐漸緩和,部分澳大利亞商品也開始重返中國市場。
數(shù)據(jù)顯示,僅去年一年,中澳雙邊貿易總額就達到了2100億美元,南澳州對華出口更是猛增了33%,突破43.9億澳元的歷史記錄。
在此基礎上,澳大利亞乘勝追擊。外交貿易部表示,“進入新市場計劃”將為澳大利亞出口商提供“快速、靈活和有針對性”的支持,包括獲得貿易顧問和海外活動的機會。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購買了大量鐵礦石,同時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牛肉、大麥、龍蝦和葡萄酒的主要市場。
盡管如此,澳大利亞出口商對華出口的過程仍面臨若干挑戰(zhàn)。首先,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其他國家的產品也在紛紛涌入,澳方需突出產品差異化和品質優(yōu)勢。其次,兩國貿易環(huán)境雖改善,但仍存在不確定性,企業(yè)需做好風險預案。在這個節(jié)骨眼推出相關舉措,既把握了當下機遇,也規(guī)避了未來潛在風險。
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的“主動發(fā)力”也是一件好事。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尋求多元化、穩(wěn)定可靠的進口來源。而澳大利亞的牛肉、乳制品、海鮮、葡萄酒等產品在中國消費者中享有不錯的聲譽,貿易恢復有助于提升中國市場供應鏈的韌性。
經濟學家表示,中澳兩國在這個節(jié)點共同探索加強雙邊貿易,一定程度也抵消了特朗普“貿易關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