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報道,圖靈獎獲得者Jack Dongarra認為與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exascale計算機一樣,中國的exasccale計算機預計每秒至少能執(zhí)行五分之一(即1000000000000000000)的計算,并且可能具有更高的峰值性能。
這老弟上個月來個趟中國,參加了個研討會以后,對中國取得的成就相當佩服。他說三臺下一代超級計算機可能已經(jīng)在中國投入運行,數(shù)量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但由于美國的制裁,世界對它們知之甚少。
世界對超級計算機有個排名,HPL分數(shù),2013年我們國家的天河二號成功登頂世界第一,兩年以后美國開始搞事情,禁止英特爾賣我們芯片,更是在前年制裁那些開發(fā)下一代超級計算機的中企。
如今我們搞超級計算機就得靠自己,尤其是美國在人工智能上要針對我們。當然,我們也有很大的成績——無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被老美針對了的)建造的新型神威超級計算機在 49230 個節(jié)點上采用了約 1920 萬個核心 。
老美認為打壓我們,自己就能變強,實際情況完全不是。一年前美國的能源部的 Frontier 超級計算機坐上Top500 的百億億次計算系統(tǒng)的頭把交椅,在此過程中取代了日本的 442 千萬億次計算的 Fugaku。
然而,“第一”純粹是紙上的。自 2021 年以來,我國的 Sunway Oceanlite 和天河三號系統(tǒng)已經(jīng)突破了Linpack 基準測試中的 exaflop 障礙。不用說,這兩個系統(tǒng)都沒有出現(xiàn)在 Top500 排名中。
文中也提到了,超級計算機競爭這么激烈主要是人工智能激發(fā)的,所以現(xiàn)在歐盟也開始參與進來,芬蘭、意大利、德國等都在爭相推陳出新。
再延伸,人工智能最大的高出就是提升工業(yè)化質(zhì)量,眾所周知如今并沒有出來真正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準確說應該是沒有出現(xiàn)普遍認同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世界各國爭先恐后在前端領域發(fā)展,人工智能就是其中主攻方向之一。從能力來說,中美是第一梯隊,下來就是歐盟、日本之類的。
這一看,其他國家都得聽美國的,美國也知道光靠自己行不通,于是威逼利誘其他國家,包括和中國貿(mào)易往來最密切的德國。
上個月德國就明確說了,在考慮限制中國對德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據(jù) Statista 稱,德國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有望快速增長,到 2030 年估值將達到 285.6 億歐元(約合 309.9 億美元)。目前,其估值為 96.8 億歐元(約合 105 億美元)
說白了就是美國一方面限制自己的技術流到中國,還要讓德國不要選擇中國,缺錢了就找他。從增長來說,德國的確是一塊大蛋糕,只不過美國要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