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月15日)亞洲時段,現貨黃金日內震蕩回升,周跌幅收窄至0.6%附近。受國際貿易局勢不斷向好的影響,ETF的黃金持倉在截至周一的四個交易日里減少逾20噸,呼應了金價走勢的轉變。
但美國12月CPI低于預期,印證美聯儲通脹壓力溫和觀點,考慮到通脹壓力將對消費者支出構成擠壓,而黃金作為最好的對抗通脹的工具而受到追捧。加上美國據悉研究對非農就業(yè)等經濟數據發(fā)布流程做出數十年來最大調整,引發(fā)對金融市場公平性的質疑,從而提振金價回升。
經貿協(xié)議簽署在即,美國變相承認“鬧劇”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3日抵達華盛頓,準備周三在白宮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白宮官員上周五表示,特朗普政府已邀請至少200人參加簽署儀式。
本周中美將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再加上全球央行紛紛推行寬松政策,外需有望逐步轉暖,中國出口增速的回升具有持續(xù)性,投資者提升風險偏好,紛紛拋棄黃金。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Carsten Fritsch周二表示,現在看起來金價不再超買了,經過年初和2019年末非常強勁的上漲后,仍處于回調模式,這種回調是對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xié)議的預期掀起的持續(xù)看漲情緒推動。
BMO分析師Colin Hamilton稱,隨著風險偏好情緒回到市場,黃金價格可能跌至1525美元甚至更低。在金價回落前,14日相對強弱指數已經進入超買區(qū)間。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13日發(fā)表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取消去年8月對中國“匯率操縱國”的認定。美國財政部去年8月宣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遭到中方、經濟學界和權威國際機構的普遍反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8月發(fā)表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與政策進行年度分析評估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時,重申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并不存在明顯高估或低估。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馬克·索貝爾表示,中國從一開始就不應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較小,美國政府此前的認定是“錯誤的政治行為”。
雖然美國對中國匯率操縱國的認定沒啥實際影響,但取消這一認定則是對中國方面釋放善意的重要象征,增強了貿易協(xié)議簽署之前本已存在的樂觀氛圍,也加重的避險資產黃金的拋壓。
美國12月CPI低于預期,印證美聯儲通脹壓力溫和觀點
北京時間周二21:30,美國方面公布了市場關注的12月未季調CPI數據,結果該數據表現略不及預期,部分原因是住房成本增長放慢,印證了美聯儲認為價格壓力溫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