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融市場的一大事件是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正式上線,更有最新消息稱,今年中國將可能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用人民幣結算。事實上,市場對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討論早就持續(xù)許久,尤其是配合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被認為是人民幣走向世界的開始。
本周一,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正式上線,在前三個交易日,總計交易了151804手,交易量650億人民幣。
Goldmoney認為,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上線對石油美元毫無疑問是一個挑戰(zhàn),甚至可以說是自上世紀70年代中,石油美元出現(xiàn)以來的第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
石油美元的出現(xiàn)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后,全球貨幣體系出現(xiàn)的混亂,當時大量國家都用持有的美元換取黃金。
該機構認為,從這一點來看,人民幣計價石油期貨的出現(xiàn)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貨幣時代的結束。
當然,因此認為人民幣就能夠取代美元還為時尚早。中國是原油進口大國,平均每天進口大約800萬桶原油,此外,中國本身的原油產(chǎn)量約370萬桶/天。但全球原油需求約1億桶/天,也就意味著即使中國進口的所有原油以及本身生產(chǎn)的原油都以人民幣計價,全球還有88%的原油供應量是以美元計價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原油產(chǎn)量在增加,而其進口在下降,因此,Goldmoney認為,在原油市場方面,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正在發(fā)生變化。
Goldmoney指出,中國的貿(mào)易順差和美國的貿(mào)易逆差同樣會使得美元相對人民幣承壓。
這就不得不提到特里芬難題。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美元必須保持堅挺,這就要求美國維持貿(mào)易順差。
Goldmoney認為,目前美元面臨著幾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意味著人民幣開始挑戰(zhàn)美元的地位,一方面則是金融危機之后各國對美元依然比較謹慎,另一方面就是美國的貿(mào)易逆差很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這讓人想起了上實際60年代中后期的情況,當時美元遭遇了三大失敗:在倫敦黃金總庫建立的時候沒能吸收掉足夠的被拋售美元;沒能將美元從1盎司黃金價值35美元貶值到42.22美元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塌。
Goldmoney指出,雖然就目前而言,人民幣對美元的挑戰(zhàn)還只是剛剛開始,但將慢慢在亞洲削弱美元的影響力。
中國作為基建大國,其制造業(yè)大宗商品的進口將會增加,如果面對國內(nèi)和國際投資者的這些到大宗商品的人民幣計價期貨合約出現(xiàn),美元將進一步受到影響,而這些大宗商品的美元計價將走高。
對黃金來說,Goldmoney認為,包括俄羅斯、伊朗以及卡塔爾等國都可能用人民幣來換取實物黃金的增持。
在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下,這些國家可能收取人民幣出售原油,再將人民幣換成黃金。
Goldmoney認為,這意味著實物黃金需求的增加,而美元霸權的結束也將開始。
溫馨提示: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wǎng)專家解盤直播室,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