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屬性:
一、商品屬性
全球黃金市場消費的基本情況是黃金市場發(fā)達的國家本身也就是黃金消費量巨大的國家?,F(xiàn)在世界主要的黃金生產(chǎn)國是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等,而主要的黃金消費國則是印度、美國、中國、土耳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在黃金消費上,印度的年需求量遠遠大于其他國家,其每年的消費額大約占到世界黃金消費總量的1/4。而美國的消費量則僅僅相當于印度的1/3。在黃金的商品需求中,印度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因素,而商品需求是導致黃金價格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在研究黃金的月度波動時就一定要關注印度黃金消費量的變化。相對于印度的黃金需求,印度黃金礦產(chǎn)金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印度的黃金大部分是以進口方式滿足。
二、投資屬性
黃金作為投資品,既可與外匯比較,也可與債券和股票同臺競技,同時它也算得上是大宗商品。所以,黃金作為投資品時,我們必須關注很多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
外匯、債券、股票和期貨以及黃金是全球主要的投資品種,每個投資品種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國際游資在這些品種之間游走,持倉的變化會使得各個投資品種的價格此消彼長。黃金的商品屬性和貨幣屬性經(jīng)常成為黃金市場炒作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分析黃金的投資屬性時,不能忽略了對其他兩個屬性的分析。紙黃金、黃金期貨和黃金保證金交易大大地便利了全球投資者對黃金的炒賣,這使得黃金的投資屬性日益明顯,大型的對沖基金,特別是宏觀對沖基金和期貨管理基金的出現(xiàn),使得國際資本的力量日益強大。
三、貨幣屬性
馬克思很早就論證了黃金的貨幣屬性,這是由黃金的基本物理和化學特性以及黃金本身恰當儲量所決定的。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非常悠久,一般認為中國是最早采用黃金作為貨幣的地區(qū),但是當時黃金作為貨幣還并不普遍。黃金真正成為世界貨幣是在18世紀歐洲實行金本位制以后。金本位制是指黃金既可以作為國內支付結算手段,也可以用于國際結算支付手段,自由地進出邊境。金本位制彰顯了黃金的貨幣屬性,西歐資本主義國家享受了金本位制帶來的極大好處,這就是穩(wěn)定的價格體系。在實行黃金本位制的這200年中,歐美資本主義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采用金本位制的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迅速。在供給學派看來,物價穩(wěn)定是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黃金本位則被歷史一再證明是物價穩(wěn)定器。
四、自然屬性
黃金是一種金屬元素,化學符號為Au,原子序數(shù)為79,其密度較大,在20℃時為19.32克/立方厘米,具有較高的延展性和柔軟性,易于鍛造和拉伸,熔點為1063℃,沸點為2808℃,是一種抗磁體,但在含有大量鐵、鎳、鈷的情況下會變成強磁體,黃金在紅外線區(qū)域內具有高反射率和低輻射率,能改變波長,從而改變顏色,并且具有極佳的抗化學腐蝕和抗變色性能力,在空氣中不易氧化,也不變色,即使在1000℃的高溫下也不會熔化、氧化或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