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言為抑制資本流向國外,中國將限制黃金進口。據中國黃金協會11月1日發(fā)布的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黃金347.798噸,全國黃金消費量則為720.66噸。雖然前三季度中國黃金的生產量與消費量雙雙下降,但消費量仍雙倍于生產量。在國內黃金生產量增長持續(xù)乏力,國內黃金需求只能依賴進口黃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季度評估報告顯示用于進口黃金的配額已被收緊,供應端下降的跡象也是利好上海黃金價格的信號。
縱觀上海黃金溢價的歷史數據,2013年期間,上海黃金的溢價率曾高達4%。黃金大牛市雖然止步于2011年9月,但后面大約一年半的橫盤整理周期內,黃金市場部分投資者認為那是未來再創(chuàng)新高的蓄勢階段。當2013年4月黃金跌破橫盤整理區(qū)間,投資者在大牛市中的慣性做多思維仍未能轉變,由此制造了著名的中國大媽瘋狂抄底黃金的新聞,也大幅推升了上海黃金的溢價率。
2016年上半年黃金氣勢如虹的上漲動能,讓國內黃金投資者仿佛看到了金價回暖的曙光,一旦國際金價出現回落,缺乏做空思維的國內投資者想到的就是抄底,所以造成上海黃金跟不上國際黃金的下跌節(jié)奏。但相較而言,1%的溢價率尚算合理范疇。假如2017年,人民幣繼續(xù)加速貶值,以及中國政府宣布限制黃金進口,必然激增國內對于實物黃金的需求量,那么,上海黃金價格仍會與國際黃金價格形成分化,溢價率有望繼續(xù)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