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價的上漲,近年來要求鑒定黃金制品的市民越來越多,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金屬制品仿黃金或鍍金制品。民間對黃金的判別有一套口訣:看色澤、掂重量、聽音韻、折硬度、石上磨、對比牌、用酸點、定成色。但這些方法大都需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一般人很難掌握,那么,怎么鑒定是不是金子?
怎么鑒定是不是金子:其實,市民可采用一些簡單的鑒別辦法:一是看印記。金飾品上大都會有印記,如足金或99,千足金或999,或標(biāo)有24K的,這些是真黃金的印記。當(dāng)然,也有在印記上造假的,消費者要特別當(dāng)心。
二是掂重量。黃金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9.32克,比銅或者鍍金制品密度要大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實心金制品,如實心的金條、金幣時可以量出金制品的長寬高,算出體積,再乘以19.32克每立方厘米,算出的重量和稱出的重量相差不多,則基本可以確認(rèn)為真黃金。
三是觀表面。銅制品表面大都有銼痕或者磨痕,痕跡方向比較一致。而黃金制品因為其硬度低,表面的劃痕比較多且較亂。在加工時,黃金飾品比較精致,表面花紋、批花、磨砂都很清楚,顏色均勻一致。而仿黃金制品表面比較模糊,缺少黃金制品的光潔,有時甚至?xí)l(fā)現(xiàn)砂眼或者鍍金的脫落,部分仿制品的顏色有深淺不一的現(xiàn)象。
四是測硬度。因黃金硬度低,消費者還可以用指甲刻畫判別,表面能留下劃痕為黃金制品。其次,消費者還可以觀察飾品的彎折處,如果有像魚鱗那樣的皺紋,則為真黃金,且純度還比較高,沒有或者不明顯的則可能是含金量較低或者是仿制品。
五是延展性。黃金延展性很好,易折彎,韌性好,不易斷。而仿制品需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彎動,且易折斷。真的黃金飾品能做的比較薄、窄、小,而仿制品卻很難找到稀薄處或者可以彎折的地方。
六是用火燒。此方法一般對舊飾品特別有效。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飾品燒后顏色不變的為真黃金,變黑或者變色的則為仿制品或者成色不足的黃金。
七是看價格。現(xiàn)在的黃金價格很透明,如果售價遠(yuǎn)遠(yuǎn)低于原料價格,消費者應(yīng)三思而后買。
以上是關(guān)于“怎么鑒定是不是金子”的全部內(nèi)容,了解更多的基礎(chǔ)知識敬請關(guān)注金投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