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fā)現(xiàn)和使用黃金的歷史比銅、鐵等金屬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就被人類發(fā)現(xiàn)。因為黃金本身發(fā)出光澤,因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稀有性,黃金成為貴金屬,被人們作為財富儲備,下面金投網小編為大家講解下黃金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
黃金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歷史上黃金價格漲幅較大的時期有如下三個:
第一個時期:1861~1865年,漲幅250%~300%。在金本位制時期,黃金價格是相對穩(wěn)定的,由于有黃金輸送點的限制,金價的波動相對較小。
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法定貨幣法案》,規(guī)定“綠背”美鈔可以作為貨幣流通。“綠背”美鈔與黃金之劍并沒有法定比價關系,實際上美國就是放棄了金本位制。隨著美元的大量印制,同伙膨脹不可避免。因為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是英國,而英鎊是與黃金掛鉤的,所以用“綠背”美鈔表示的金價基本上是1英鎊的美元價格。
美國內戰(zhàn)初期,1英鎊黃金價值4.86美元,但是在1862年以后,“綠背”美鈔相對于黃金大幅貶值,到1865年貶至谷底,當時買1英鎊的黃金需要12美元。
第二個時期:1970~1980年,漲幅:2400%,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美元本位的世界貨幣體系,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35美元兌1盎司黃金,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可以用35美元/盎司的價格向美國購買黃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為了援助歐洲各國災后重建,美國不斷地向世界輸入美元,歐洲也有戰(zhàn)后的“美元荒”過渡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元災”。
由于美元泛濫成災,同伙膨脹已經愈演愈烈。當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國放棄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關系后,世界各國均有較明顯通貨膨脹,黃金價格暴漲,從35美元/盎司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
第三個時期:2001~2010年11月,漲幅:500%。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聯(lián)儲共采取了13次降息行動,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從6.5%降到1%,并將這里利率水平維持了1年多時間。這一極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和開始大幅貶值,黃金再次“閃光”。
進入21世紀后,全球經濟動蕩不安,從美國“9.11”事件、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到希臘債務危機等,人們對黃金的更多依賴加劇了黃金價格飛速上漲。從2000年底黃金價格253美元/盎司開始,到2010年11月8日上漲到1424美元/盎司,漲幅超過500%。
以上是關于“黃金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的全部內容,了解更多的基礎知識敬請關注金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