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爆發(fā)前的貨幣穩(wěn)定時期,一根“大黃魚”價值一千多元法幣,后來法幣動搖,就超過兩千元法幣了。要知道,抗戰(zhàn)前一名普通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也就十塊大洋,那么有人知道民國金條多少克?
民國金條多少克?“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金條。按舊制1斤16兩,1兩=500/16=31.25克,這個份量跟今天所說的1盎司黃金相差無幾。所以,“大黃魚”金條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
本來“大黃魚”是通行的規(guī)格,富有家庭通常會存幾根金條作為壓箱底錢。但后來金貴銀賤(民國的法幣是銀本位,最早一元法幣就是按一枚銀圓定價的),普通百姓也紛紛想買黃金,而“大黃魚”顯然太貴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合今天的31.25克),俗稱“小黃魚”,中產(chǎn)家庭一般玩這個。
當然還有其它重量的金條,但那就不是主流的了。
《潛伏》里多次出現(xiàn)的金條,從尺寸上看顯然是十兩規(guī)格的“大黃魚”(312.5克)?,F(xiàn)在沒這規(guī)格的了,你隨便找家金店看看就知道,它比現(xiàn)在的500克金條略小些。
以上是關于“民國金條多少克”的全部內容,了解更多的基礎知識敬請關注金投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