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里銷售的金條價格,顯示的都是“上海金交所”標價,價格掛鉤金交所即時牌價。不過,記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路邊回收站的老板們竟然盯梢的是“香港”行情。
記者與回收站老板攀談金價走勢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位老板使用的黃金“K”線圖,顯示出的卻是香港金價行情。
記者看到,這位老板使用的電腦上顯示的“K”線圖,并非我們看到的上海金交所“K”線圖簡單報價畫面。
整張動態(tài)圖就像炒股系統(tǒng),左邊是當日行情走勢,右邊炒股系統(tǒng)里的“席位報價”在這張黃金K圖里,則被“地區(qū)”替代,上面有“倫敦”、“紐約”、“香港”行情選項。這位老板選擇的正是“香港”行情。當時,香港行情顯示的金價是:251元/克左右。
為什么不用上海金交所的價格,卻跟起香港行情?這位小老板如此眼光,令記者吃驚。
熟悉黃金市場的人都知道,香港特區(qū)的黃金期貨價格與國際黃金期貨市場緊密掛鉤,國際金價稍有反彈,香港市場即聞風而動。從這一點看,小老板確實不簡單。
而小老板也向記者聲稱,“黃金回收價肯定是要向香港金價看齊,因為香港那邊與國際接軌,金價相對客觀。”
小老板還告訴記者,“我的收購價是每克245元,你看,香港金價是251元,我只賺你每克6元,還要減去運輸、人工成本等,根本就不賺錢。”
不過,小老板讓客戶來看香港金價,似乎還另有“隱情”。
記者注意到,當時從小老板交易系統(tǒng)上反映的香港金價,其實是與上海金所交的價格是有差價的。
在香港金價顯示251元/克左右的同時,上海金交所的價格是253元/克。也就是說,同一時段,香港金價比上海金價是低出2元/克。
當記者追問,“按照上海金交所的價格,你應當是賺8元/克吧?”
這一發(fā)現(xiàn),讓小老板有點不高興。“你管我看哪個價格呢?我做生意,價格是我做主啊。”小老板稱。
那么,香港金市是不是與上海金交所有差異?
“確實如此。”興業(yè)銀行黃金分析師趙經(jīng)理向記者證實,“香港金價市場因為市場供求的關系,比內(nèi)地市場每克確實低2元到3元。”
另外,趙經(jīng)理還提醒記者:“如果小老板用的是付費的交易行情軟件,則是即時行情,如果不是付費的行情,給你們看到的價格還是延時的。也就是說,黃金價格有可能已上漲,但是這邊還沒有顯示出來。”
黃金行業(yè)一位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回收站的小老板賺錢確實并不容易,因為很多只有一個門面房的回收站,僅僅是第三級承銷商。”
這位小老板也承認,“回收后一般轉(zhuǎn)銷給當?shù)卮罄习?老板在深圳有人,直接轉(zhuǎn)銷到香港,我們作為三級承銷商分到的利潤很少。”
除了想在價格上多賺一些,在金價大漲的時候,小老板收金子也不“挑剔”,“只要是金子,不論成色,我都收。”小老板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