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計算顯示,截至今年 6 月底,外資持有的中國股票和債務已比 2021 年 12 月的峰值減少了約 1.37 萬億元人民幣(1880 億美元),即 17%。銀行。在此之前,僅 8 月份境內股市就出現(xiàn)創(chuàng)紀錄的 120 億美元資金流出。
債券方面,全球投資者在 2023 年已從我國債券中撤資約 260 億美元。大摩分析顯示,自 2019 年以來,隨著我們被納入政府債券指數(shù),流入的 2500 億至 3000 億美元資金已被大約一半。
資本市場的流出必須得承認是明顯的,當然主要原因還是人民幣和美元基差,導致資本逐利,但也提醒我們人民幣貶值該停一停了,先不說什么時候結束,但這個節(jié)奏肯定是不對的。
再舉個例子。都知道當下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新的房地產周期,而許多巨頭都有負債,其中不少都是美元計價的,美聯(lián)儲這一輪瘋狂加息直接也把我們坑了一把。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之前,上市的前30家開發(fā)商中,有24家的合同銷售額在今年前六個月總計凈外匯損失212.5億元人民幣(27.5億美元)。
由此可見,壓制住人民幣貶值的勢頭對我們來說迫在眉睫,好在人民幣今天對其他貨幣處在正常波動區(qū)間。
目前有三個外部手段用的不錯,一個是賣美債對沖,中國7月繼續(xù)減持136億美元美國國債至8218億美元,連續(xù)第四個月減倉,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第二大債主,從去年4月起,我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而且很有可能在年內規(guī)模跌破8000億美元。
還有一個是在離岸市場發(fā)行票據(jù),吸取離岸人民幣。實際上我們希望人民幣在海外越來越多的被使用,但一定程度的調節(jié)是有必要的,因為離岸市場主要還是國際需求主導,意味著美元對其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往寬了走得徐徐圖之。
最后一個就是進來猜測手段之一,黃金進口限制。根據(jù)公開交易價格的計算,上周四,上海金價和倫敦金價之間的價差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每金衡盎司121美元。
這說明什么,國內賣人民幣買黃金的情緒大增會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因此會有一定限制。當然具體措施歸央行管理。
需要說明一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之一,并一直在增加黃金儲備。中國央行8月表示,已連續(xù)第十個月購買黃金。
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進口了大約900噸黃金,這是五年來最高的。目前,黃金約占中國3.16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總額的1.38%。
以上屬于官方行為,而且主要目的是調整外匯儲備結構,自從西方凍結了俄羅斯外匯儲備以后,這一步必須得走。
剛才說的第三點主要是民間行為,包括個人和企業(yè)。
眼下,美聯(lián)儲今年還可能再加息,因此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因此防止貶值還是金融頭等大事,不過難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