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聯(lián)儲將基準利率的上限提到了5%的水平,按照鮑威爾設想,加息結束為時不遠,有人說銀行業(yè)危機可能會加快這一速度。
現(xiàn)實是,美聯(lián)儲加息才不會管銀行了,想當年的沃爾克加息比當下兇太多,銀行倒閉屢見不鮮,甚至有暗黑力量號稱要干掉美聯(lián)儲主席,就也阻止不了。
08年以后,美聯(lián)儲的性質(zhì)已經(jīng)變了,存粹的印鈔機構,銀行危機多大都有能力承擔,美元不夠印就行了,就看他愿不愿意了。
因此,最近有人再說人民幣升值的機會來了,我其實保留態(tài)度。先說說現(xiàn)狀,前段時間人民幣再次逼近了7,現(xiàn)在又回到了最低6.81的水平,還是漲了不少的。
即便往后美元貶值,個人絕對人民幣也沒必要更多的升值,個人覺得其實6.8就挺好,說說我的理由。
其一,都說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這個沒錯,但過了以后得不償失,像去年7.3的匯率,利好出口?反過來你得想想進口成本得多大。
不過,如果是循序漸進,力度不大的貶值,對于出口絕對是利大于弊,倘若匯率一段時間內(nèi)保持在6.8左右,相對于去年的年初,整體還是貶值的,但力度不大。對于本就不友好的出口前景是一個不錯的助力。
其二,加入人民幣升值了,又到了6.3的水平,進口的提升會非常明顯,實際上我們需要么,不需要。
整體上看,國內(nèi)的商品的產(chǎn)能足夠,甚至過剩,不是需求不足,是消費掣肘,過度的加大供應,必然是拉低商品價格,企業(yè)只能薄利多銷。
來來回回,價格下來了,似乎很爽,但企業(yè)不行,你的收入就不行,消費還是不行。價格下跌刺激消費短期有點用,長遠看對經(jīng)濟必然是負面的。
前段時間汽車打價格戰(zhàn),從燃油到電動,從國外到國內(nèi),都涉及了,話說,真的好么,不一定,盡管現(xiàn)在造車的太多,需要大浪淘沙,但我們更需要的良性消費的提升。
正常來說就是儲蓄轉(zhuǎn)化消費,收入增加提振消費信心,往這方面下功夫才是當務之急。
其三,人民幣升值多了,意味著美元貶值了不少,當下全球缺美元的現(xiàn)狀就會緩解,于經(jīng)濟有好處,其他國家又開始了囤積美元。
不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什么時機最好,當然是別人最渴望,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眼下就是,美元過于強勢只會提升人民幣國家影響力。
因此,把握這個度很重要,保持人民幣合理升值,又不至于讓美元得了便宜,技術活不容易做呀,當然歷史上貨幣對抗就沒有容易的。
話說,有個三五年,甚至八年、十年的,人民幣的匯率緩慢的升值,不管是6.3還是6.2其實都沒關系,我覺得也差不多了,夠強勢(對美元),也夠溫柔(其他非美貨幣),這才叫穩(wěn)定。
長此以往,大家心里都這么想了,人民幣國際化自然就起來了,至于一定要放開匯率管制,也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