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即冬,根據(jù)氣象預(yù)計,今年夏天的氣候災(zāi)難或在冬天繼續(xù)上演,此時正逢歐洲正在開大會——歐共體峰會,討論來討論去兩個重點:怎么搞俄羅斯,怎么擺脫俄羅斯。
尤其是后者,已經(jīng)變成了“批斗大會”,你一言我一語,圍繞天然氣問題誰也不讓誰,當然從照片和對外釋放信號很難看到,而只言片語卻暴露了歐洲現(xiàn)在深層次的矛盾。
德國聯(lián)合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指責法國,趕緊把天然氣管道修好,錢也出了,人也出了,項目停了。
這事緣起于一個經(jīng)由法國、將西葡天然氣與中歐聯(lián)系起來的管道項目原本于2013年啟動,2015年歐盟出了415萬歐元啟動資金。
拿到錢以后項目開工,但這個管道前半段要過比利牛斯山脈,所以預(yù)算需要4.4億歐元,法國出三分之二,結(jié)果半中間法國說沒錢了,環(huán)保那邊也不過關(guān),于是就這么擱置了。
此外,德國在峰會還說,法國不靠譜,建了近60座核電站,現(xiàn)在有一半兒在修,我們都沒電用了,德國媒體甚至說:“馬克龍拿走了我們的電力”。
原委是,二十多年前,法國說德國你們可以加大力度搞綠色能源,電不夠我把核電便宜點賣給你。
德國一聽以后,開始大量暫停核電站,尤其是日本福島核泄漏以后更加堅定,結(jié)果戰(zhàn)爭一來,法國用電大增,除了常規(guī)維修,其他國家爭搶,德國一下子沒了很多電。
被各中懟的法國怎么可能忍氣吞聲,開始反擊說德國玩陰的,原來是之前德國準備兩年花2000億歐元補貼德國企業(yè)應(yīng)對天然氣危機。
法國說歐盟是一起的,德國單獨行動不行,主要是這么多錢要靠借,然后鍋由歐洲央行來背。
對于德國說的天然氣管道問題,馬克龍回應(yīng)道我們現(xiàn)在的管道夠用了,再建要花很久,德國沒必要和我這繞來繞去。
而針對德國退出核能,馬克龍笑話德國你不建核電站,現(xiàn)在能源緊張也沒辦法,活該吃這個虧。
一向?qū)Φ聡粷M的波蘭也出來和法國一起指責,相比于法國的客氣,波蘭直言不諱,說德國作為“最富有、最強大的歐盟國家利用能源危機為自己獲得競爭優(yōu)勢”,還說“德國不配坐上歐盟第一大經(jīng)濟體寶座”。
歐洲國家各自心懷鬼胎,誰也不愿吃虧,也不愿讓步,以至于天天說談的很好,他們很團結(jié)的天然氣價格上限問題根本達不成一致意見。
看的最明白了就一個匈牙利,各種不同意歐盟“自殺式制裁”,該買照買,對于峰會的“吵架現(xiàn)場”,歐爾班說“歐盟自相殘殺開始了”。
最后說一件事,法國說美國作為朋友不能用4倍的價格把天然氣賣給歐洲,顯然美國在歐洲撈的好處相當多。
上文提到的過比利牛斯山脈的天然氣管道,進口端主要是美國的天然氣在葡萄牙卸貨,可以大量賣給歐洲,所以對于這個美國是支持的。
但法國不是很愿意,除了今年以外,以往每年出口電力賺個二三十億美元,一旦有了這個管道收入必然是大降。
德國也是沒有辦法了才有這個盤算,本質(zhì)上其實不愿意買美國的天然氣,因為他不喜歡美國在歐洲插手過多,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美國也知道德國怎么想的,所以各種支持波蘭,天天罵德國,什么帝國主義思維,什么歐元威脅等等。
如果這么看,你就會越來越覺得在百年變局中,匈牙利相當會玩(先把自己管好才能管別的),至少目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