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的鈷精煉廠將在今年底前在津巴布韋建成一座鋰加工廠,預計將在2023年交付第一批鋰礦。
去年12月,浙江華友鈷業(yè)以4.22億美元從澳大利亞公司Prospect和津巴布韋少數股權手中收購了阿卡迪亞硬巖鋰礦。華友鈷業(yè)表示,將投資3億美元開發(fā)該處的鋰礦,擴大電動汽車市場的產量。
阿卡迪亞位于津巴布韋的首都哈拉雷郊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硬巖鋰資源之一。不過當華友鈷業(yè)收購該礦的股份時,津巴布韋政府提出的條件之一是,華友鈷業(yè)必須在當地加工礦石,生產鋰離子電池。
該公司表示,它們不會出口原礦石。在第一階段,它將加工鋰輝石和透鋰長石等的一線鋰精礦,并將其出口。在第二階段,其主要目標是生產硫酸鋰。
華友鈷業(yè)表示,在鼎盛時期,它將直接雇傭1000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津巴布韋人?!拔覀兊捻椖空谏舷掠蝿?chuàng)造數百個就業(yè)崗位,更重要的是,我現在優(yōu)先考慮的就業(yè)機會讓當地人受益?!彼a充稱,該項目正在直接或間接地為津巴布韋大型采礦業(yè)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津巴布韋擁有豐富的鋰資源,在鋰價值鏈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該國擁有非洲最大的鋰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然而,由于該國缺乏投資,這種資源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開發(fā)。
近幾年,在全球綠色能源的競爭中,津巴布韋也出現了一股鋰熱,我國有好幾家企業(yè)都赴此進行了數百萬美元的收購。
除了華友鈷業(yè),中國有色金屬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今年2月宣布,將收購津巴布韋的一個鋰礦項目。該公司通過旗下的中礦資源集團,以1.8億美元收購了津巴布韋歷史最悠久的鋰生產商比基塔礦業(yè)公司。
同樣是在去年,鋰材料生產商誠信鋰業(yè)集團斥資7700萬美元達成了一項交易,包括在津巴布韋東部基本未開發(fā)的Sabi Star鋰鉭礦項目的開采權。誠信稱該項目描述為“對中國新能源企業(yè)來說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剛果民主共和國也成為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的主要來源,它是全球最大的鈷產地,占全球鈷供應的70%以上。鈷是電動汽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大部分鈷都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
大宗商品咨詢公司CRU Group電池金屬高級分析師杰克遜表示,確保電池和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已成為支持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戰(zhàn)略的關鍵。他說:“如果不這樣做,未來的短缺可能會不成比例地增加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或限制生產,就像我們在半導體短缺時看到的那樣?!?/p>
某商品咨詢公司的總裁表示,事實證明,不管是鋰還是鈷并不重要??梢灾赖氖?,中國將在未來多年主導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生產。
鋰行業(yè)高級分析師佩克斯也表示,全球鋰供應和需求之間存在缺口,從發(fā)現到開采可能需要10年多的時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速度是必須的。如果能先獲得更高級的項目,就處于優(yōu)勢地位。
他說,津巴布韋有許多未開發(fā)的中后期高級階段項目,以及對中國投資者非常友好的政府和監(jiān)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