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金融圈最火的事情,不是美聯(lián)儲加息,也不是大商品牛市,更不是最近全球股市,債市狂跌的煩惱,而是3月的LME“妖鎳”。
當時只知道被針對的事“青山控股”,我們國家的鎳龍頭,后來在國家力挺之下事情解決了。
但是到底是誰下的黑手,眾說紛紜,被懷疑最深的就是嘉能可,不過他從來也沒承認過,另一個就是華爾街巨頭摩根大通。
話說美國人說摩根大通害怕?lián)p失,所以找我國商量了一下,最終雙方罷手言和。因此實際上真正的黑手是那些跟著華爾街準備“掠奪”一番的,目前來看這批人還是華爾街的。
這叫要說到一個事情——LME被起訴了,原告就是在美國和開曼群島注冊了的兩個公司,不過這兩家公司實際上就是個空殼,主要運作是以此成立的子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Corporation(艾略特管理公司)。
由頭當然就是“青山鎳事件”,LME被指控要求賠4.56億美元(約29億元人民幣),這么一看就知道華爾街對沖基金Elliott必然是虧大發(fā)了。
不要認為LME被香港交所收購后獨立運營,這事似乎好像與我國關(guān)系不大,實際上并非如此。由于之前是全資收購并且LME一年也就賺個這些錢,因此若最終掏錢也得港交所墊,華爾街意圖很明顯了。
當然,如果之前青山控股被強制平倉,有機構(gòu)稱賠付金額可能高達150億美元,這就更狠了。
再回過頭看華爾街這家對沖基金,它可不是善茬,被稱為華爾街最激進的對沖基金,其中一共7個合伙人,有兩個那絕對是臭名昭著。
第一個是創(chuàng)始人保羅·辛格,他在美國被稱為“禿鷹資本家”,因為他的基金被稱為“禿鷹基金”,這么說算是好聽的了,國際上叫他“禿鷲”。
他最擅長在低價的時候買入一些主權(quán)債券,然后各種國際追討債務(wù),其中恩怨情仇最深的就是與阿根廷的14億美元糾紛,話說那可真是“禿鷲”十幾年如一日的搞“潘帕斯雄鷹”。
盡管欠債還錢是天經(jīng)地義,但你要知道當時阿根廷還不起的時候,這家伙要求法院扣押了阿根廷的海軍艦艇,直白點就是暴力催債。
其實不止阿根廷,歐債危機的時候,歐盟投入3.5萬億歐元援助的時候,希臘的債務(wù)重組也是這家基金做的。
另一個合伙人是史蒂夫·科恩,他在華爾街的名聲比前者可是大多了,被稱為對沖基金界的“喬丹”,因為他平均年復(fù)合收益率能在30%以上,這就非??鋸埩?。
不過后來這哥們自己承認之前有內(nèi)幕交易,認罰18億美元。2014年以“資本收割機”科恩又玩起了風投,去年華爾街“散戶與機構(gòu)大戰(zhàn)”,他就參與其中,一共投了不到28億美元,全部虧了進去。
艾略特創(chuàng)始人保羅·辛格
所以,關(guān)于三月份LME這事情,怎么看都離不開華爾街,離不開這家最能搞事情的基金公司,而且針對我國不止這一次。
2018年艾略特拿下意大利電信控股權(quán)之爭,2021年宣布禁用華為,本來這家公司的老大是法國的投資集團,也是當年拯救意大利電信財務(wù)的關(guān)鍵投資人之一。
歐債危機爆發(fā)以后,艾略特趁虛而入,并且在2018年成功踢走法國,拿下董事會三分之二席位。
可見,百年變局之下不可輕視華爾街的金融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