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5月28日報道,最近存放在英國央行的黃金一直以異常高的溢價交易,這可能表明全球央行已重返黃金市場并大舉買入。
英國央行位于倫敦的地下金庫是全球第二大金庫,其存放的黃金大多并不屬于英國央行,只是代其他央行和商業(yè)銀行存儲和出售該金庫中的黃金。
通常英國央行的黃金交易溢價只有幾美分。但據(jù)黃金交易者透露,過去一周,英國央行的黃金出售價較基準倫敦金價溢價高達50美分。
而這一被媒體稱為“不同尋?!钡母咭鐑r至少部分源于通常代表各央行交易黃金的“全球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BIS)在買入。有知情人士稱,最近BIS以30到40美分的溢價,從一些商業(yè)銀行手中買入多達100萬盎司英國央行代為存儲的黃金。
黃金交易者稱,上周英國央行的黃金交易溢價曾高達50美分,后來回落到約20到40美分,而溢價范圍通常在0到20美分之間。交易員認為,有買家以如此高的溢價買入可能是一家或多家央行在增持黃金儲備的跡象。
事實上,各國央行的購金行動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支撐了金價的上漲,但由于一些國家獲利套現(xiàn),央行在2020年第三季度轉(zhuǎn)為了凈賣家。而如今它們已經(jīng)重新購買黃金,可能有助于維持金價的反彈。
世界黃金協(xié)會報告稱,2021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凈買入黃金95.5噸,同比下降23%,但環(huán)比上升20%。
其中,匈牙利央行3月份購入黃金63噸,使得其黃金儲備從31.5噸增長兩倍至94.5噸。印度央行一季度購入18.7噸黃金,遠高于其自2018年年初以來的季度平均凈購金水平(9.9噸)。另外,哈薩克斯坦央行一季度增持黃金8噸,烏茲別克斯坦央行則凈購金23.3噸。
該協(xié)會認為,盡管近幾個月以來零散的大量購金和售金行為給全球央行黃金需求短期趨勢帶來不確定性,但鑒于各國央行對黃金的積極情緒基本面并未改變,仍樂觀預(yù)計今年整體的凈購金趨勢將得以延續(xù)。
另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數(shù)據(jù),泰國央行4月購買了43.5噸黃金。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央行也分別購買了8.4噸和4.4噸黃金。
若以上數(shù)據(jù)準確,僅泰國銀行4月的買入量就已經(jīng)接近一季度全球央行合計買入量的一半。
德國商業(yè)銀行的分析師稱,央行的新需求將是黃金市場的重要支撐。預(yù)計消費者的需求會增加,加之投資需求復(fù)蘇,金價會得到上行動力。這些分析師預(yù)計,金價重上2000美元關(guān)口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