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黃金有避險功能的人,理由無非是它能抵御人民幣超發(fā)、開采成本高、金礦資源有限、有工業(yè)用途等等。這些所謂的理由可能都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如白金比黃金少,白金卻比黃金便宜;銥比鉑金還少,可銥還比鉑金還便宜。一個印度的寺廟就有100多噸的黃金,你說這玩意能有什么避險價值?
危機出現(xiàn)時,人第一反應就是拋棄一切有風險的東西,黃金也在拋售之列(買入無風險且流動性充沛的美國國債)。近代歷次危機表明,黃金不僅有了大宗商品的屬性,風險還不低。
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靠騙,騙得時間長了,也就成真了,黃金可能是其中的佼佼者。現(xiàn)在還指望金銀朱玉來避險的人,無異于緣木求魚,急用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過就是一堆好看的金屬+金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