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美國在全球嫌棄貿易爭端以來,世界各國貿易矛盾明顯增加,再后來拜登上臺以后,本質上也是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風險。
隨著疫情結束,全球貿易看似有了回溫,但被美國再次攪亂,由于美國逐漸加碼對中國貿易打壓,以及俄烏沖突持續(xù),世界的貿易往來不確定性更加明顯。
2023年,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增長幅度最小,估計為0.2%,是50年來除全球經濟衰退外的最慢增速。如果不是服務貿易的增長,它會直接下降。貨物貿易萎縮了大約2%,這是本世紀除全球經濟衰退外最嚴重的萎縮。
今年的貿易增長將有所改善,但仍將是疫情前十年平均增長率的一半。事實上,到2024年底,全球貿易將出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慢的五年增長。
如今,許多國家被誤導的民粹主義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損害。許多國家已經對新的貿易協(xié)定失去了興趣。到目前為止,在21世紀20年代,平均每年只簽署5份協(xié)議,還不到本世紀頭十年的一半。與此同時,他們對貿易限制的胃口似乎是無止境的。2023年,全球實施了近3000項貿易限制——大約是2015年的5倍。
再看當下,近段時間,隨著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中國做出反制,以及美國再度向中國加征關稅,全球貿易摩擦頻率再度加速。
當然,也有好事者,想要的便宜,如近期印尼貿易部長表示,將對從鞋類到陶瓷等進口商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稅,以恢復保護國內產業(yè)的計劃。數據顯示,印尼主要從中國、越南和孟加拉國進口服裝和服裝配件。
與此同時,印度鋼鐵部和貿易部正在就增加進口中國商品進行談判,主要是指鋼鐵,他們建議將鋼鐵基本關稅從 7.5% 提高到 12.5%。
可見,在未來,不排除其他國家也有相關措施,當然我們肯定也有反制,問題在于貿易爭斗沒有贏家。
這就是美國“開了個壞頭”,導致全球貿易本質變化,民粹影響力加大,全球短期倒退,當然美國自己也吃了苦果。
美國經濟學家研究顯示,特朗普-拜登關稅將使長期GDP減少0.2%,資本存量減少0.1%,就業(yè)機會減少14.2萬個全職工作崗位。
根據關稅實施時的貿易水平,不包括行為和動態(tài)影響,目前實施的貿易戰(zhàn)政策總共增加了美國額外支出79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增加625美元的稅收。根據實際稅收數據,貿易戰(zhàn)關稅平均每年使每個美國家庭的稅收直接增加200至300美元。
若是老特再當選,按照他的計劃,關稅提高60%,那么額外支出將每年增加5240億美元,GDP至少減少0.8%,資本存量減少0.7%,就業(yè)減少68.4萬個全職工作崗位。
美國當初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目的或者說理由就是減少貿易逆差,結果盡管美國對華貿易在加征關稅后有所下降,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貿易的總體平衡,因為對華貿易的減少被轉化為與其他國家貿易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