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和我說聞到了金融危機的氣味,我梳理了一下這幾年的事件,發(fā)現(xiàn)問題確實不少。
從去年開始,先是新興市場債務危機(損失5萬億美元),斯里蘭卡“最出名”,下半年英國債務危機(損失5000億美元)。
今年美國銀行業(yè)危機,當下還沒完全出結果,僅算3月,美國、歐洲和日本的銀行市值就損失了約4600億美元。
危機自然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但有一個源頭已經是共識——美聯(lián)儲放水,瞬間淹沒世界,可以說無處可逃。
美國為了躲過新冠危機,無限制的開動印鈔機,最終醞釀了一場場人間悲劇,以至于今年自己也深受其害。
硅谷銀行危機眼下還沒有結束,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fā)現(xiàn),去年底,美國銀行的未實現(xiàn)損失或價格下跌但尚未出售的資產達到6200億美元。
直白說就是如果危機再出現(xiàn),銀行有6200億美元要陪,這窟窿除了美聯(lián)儲沒有機構能填。
更為可怕的是,美國著名財經專欄Market Watch刊文,如果銀行危機蔓延,僅美國銀行的損失就達2萬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未實現(xiàn)損失總額可能是這一數(shù)字的兩到三倍。
最近美國會在討論授權美聯(lián)儲無限存款保險的可能性(只要銀行破產,存款不夠找美聯(lián)儲),爭議在于如何支付。如此巨量,更是只能美聯(lián)儲來處理,沒有別的辦法,繼續(xù)印鈔,畢竟美聯(lián)儲干的就是這活兒。
有人說美聯(lián)儲調節(jié)美國經濟的,但想想無論是什么貨幣手段,無非是鈔票少印多印的問題的。
而且,美國的印鈔是讓大家一起承擔后果,最終落到美國自己的自然減輕了不少,遭殃的是那些對美元極度貪婪的地方。
一旦再有大量美元投入市場,世界就是通脹+通脹,在考慮地緣政治問題,歐洲肯定扛不住了,債務危機一觸即發(fā)。
算起來,美聯(lián)儲的操作也前所未有了,一邊印鈔一邊加息,攤在新興市場國家頭上,那就是不停的“薅羊毛”。
也難怪,現(xiàn)在有議員指責美國加息,甚至呼吁拜登把鮑威爾解雇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出現(xiàn),要知道美聯(lián)儲眼里只有加息,即使有再多銀行破產也不會改變。
于是,美國印鈔提供流動性,再通脹,再加息,一個完完全全的死循環(huán)只會有一個結果,“去美元化”的速度前所未有。
美國在全球貿易結算比例當下是40%的份額,屆時可能30%,20%也不是沒有可能,外匯儲備美元比例跌下50%可能更快,因為大家不買美債買黃金或者其他貨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