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今年最倒霉的國家,自然當屬剛剛發(fā)生地震的土耳其和敘利亞,天災面前充滿無奈,即便如此美國仍在利用制裁針對敘利亞,的確有些過分了,以至于遭到全世界唾棄。
實際上還有一個國家也倒霉,從去年的洪災到今年的“錢荒”令其強瘡百孔,幾乎又要成為南亞第二個斯里蘭卡。
沒錯就是巴基斯坦,而且在此搗亂的還是美國。
事情是這么回事,美國印鈔美元泛濫,巴基斯坦通脹嚴重,去年美元加息巴基斯坦慘不忍睹,于是和IMF談借款的事兒。
不過一直沒有進展,去年還是在我國和沙特的幫助下挺過難關。到了今年日子還沒緩過來,于是上個月到現(xiàn)在一直在和IMF談判,先借約11億美元,算65億美元(2019年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的一部分。
目前來說對于巴基斯坦,這筆錢很重要,數(shù)據(jù)顯示國正面臨國際收支危機,外匯儲備不足三周的進口保障。
可以說現(xiàn)在巴基斯坦許多廠子停工,油站枯竭,都在等待美元“入境”,否則進口就要癱瘓,話說卡拉奇兩個港口堆放著 8000 多個集裝箱,里面裝著從藥品到食品的各種貨物,但就是沒有美元付款。
都知道要和IMF借錢,必須得滿足條件,根據(jù)巴基斯坦財長透露的信息,三大要求必須滿足:
一,必須減少開支,尤其是能源補貼。
二,增加稅收,IMF要求不少于1700億盧比(約6.3億美元)。
三,電力部門不能無限發(fā)債解決資金問題。
然而事實是,巴基斯坦本來國內(nèi)電力缺乏,而我們資助的發(fā)電廠幫助國家克服了電力赤字,此事成為了由頭。
美國一直以來污蔑巴基斯坦的“債務陷阱”都是我們造成的,說歸說巴基斯坦也從來當耳旁風。
如今美國把巴基斯坦發(fā)展電力的債務負擔甩到我們頭上,無非是想說當下巴基斯坦的困境主要根源在于中國。
要知道在以往的借錢中,IMF和當事國提條件的時候,雖然主要方向是財政支出,但基本不會說因為電力問題拖延,實際上現(xiàn)在就是不行。
于是巴基斯坦和IMF僵住了。
在此期間,美國許多媒體開始大做文章,最終延伸到了我們的“一帶一路”上,作為旗幟項目,中巴經(jīng)濟走廊首當其沖。
當然IMF也明確為美國站臺,認為當下我國必須改變債務政策,不然低收入國家沒有錢還債。
由于資金有限,這里用了別的地方花錢就得悠著,因此按照IMF要求,錢用在了其他領域,那么中巴經(jīng)濟走廊的錢也就不夠了。
近期,巴基斯坦鐵道部在明確說了沒錢了,想和我們談一談,關于卡拉奇到白沙瓦鐵路成本問題,想要降低一些。
對美國來說恨不得項目停了才甘心,畢竟中巴經(jīng)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巴基斯坦也明確表示,要和中國從文字和精神上重振中巴經(jīng)濟走廊,且不會再拖延。
可見,搞黃我們的“一帶一路”使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基礎設施建設下的“債務陷阱”,新能源競爭下的“脫鉤”無一不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