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以后,美國在歐洲搞了個廣為人知的“馬歇爾計劃”,可惜扶持起了他最不想扶持的對象——德國,除了因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與其有關之外,更主要的是美國之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后把德國壓下去。
在美國人眼里,最不喜歡有老二威脅他,不過,陰差陽錯下德國還是成功了,并且與90年代兩德成功合一。
果不其然,蘇聯(lián)解體以后,沒兩年歐盟成立了,過了十來年,“生下來”個歐元,把美國整的慌慌張張。
此后,德國“運好”,上了個會來事的人——默克爾,給德國積累了16年的財富,中間經(jīng)歷了多場危機,也都逢兇化吉,最關鍵是真正讓世界承認歐盟“大哥”一角。
美國精英層派了多個人物當總統(tǒng)阻擋,都不管用,德國不僅有經(jīng)濟,也有地位,說實話——“算得上一方豪強”。
世事如常,鐵娘子終究熬不過歲月,去年告別舞臺,過起了田園般的生活,可惜這好日子也不咋樣,上來個“孬種”,美國說啥聽啥,白瞎了她十多年的經(jīng)營。
美國給了德國兩條路:整俄羅斯,對抗中國,對外有個名頭——歐洲自由,獨立,擺脫依賴,看起來像“拯救”,實則是“笑里藏刀”。
全方位搞俄羅斯,不曾想德國人迎來了從沒見過的通脹,最近數(shù)據(jù)消費者價格通脹率達到了7.9%,這是自1952年英國女王登基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升汽油合18元人民幣,一斤大米7塊、辣椒54塊。。。話說就這價格德國人相當吃不消,所有東西都漲,平常月花一千歐元,現(xiàn)在就得兩千歐元。
這就是德國的現(xiàn)狀,根據(jù)德國智庫預計,二季度GDP環(huán)比萎縮11.9%,這數(shù)字比疫情爆發(fā)最嚴重的2020年還要拉胯。
即便如此,德國依然窮兵黷武,修改憲法,投入1000多億歐元特別國防基金,這也是在美國攛掇下推出的,簡直是在壓榨默克爾留下的遺產(chǎn)。
德國物價漲的飛起
除了通脹問題以外,歐元貶值也讓德國很難堪,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年底就與美元平價了,歐元區(qū)的“命脈”就這樣被美元整得體無完膚,而且渾然不知。
俄羅斯用盧布一“敲打”,歐元乖乖認慫,美元眼睜睜看著,心里竊喜的很,似乎巴不得美聯(lián)儲加息能快一些。
“皇上不急太監(jiān)急”,美聯(lián)儲加息迫切,歐央行更是,眼看通脹“爆了”,計劃在7月和9月兩次上調(diào)利率,以結束目前-0.5%的局面。
看看這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歐盟的通脹能不能下來不好說,但是債務問題必然是隨著加息來了,美國會不會像十多年前一樣落井下石,就不好說了。
歐元危機
更為有意思的是,美國又在慫恿德國針對我國,果不其然,耶倫從歐洲走了以后,德國就開始搞事情,似乎還要下狠手,動就動大的。
先是不給大眾汽車在中國提供擔保,然后要求大眾關了新疆的工廠,各種招數(shù)接踵而至,不過大眾也不是隨意能拿捏的,一口拒絕了。
德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受益于中國的繁榮。如果沒有中國,單靠德國汽車制造商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到2021年,他們在我國售出了近40%的汽車。世界上沒有一個汽車市場能比得上中國。
往大了說,幾十年來,46%的德國工業(yè)集團和40%的貿(mào)易公司依賴中國進口,你看到德國牌子在我國大街上特別多,實際上德國更是如此,從吃的到用的,特別多的中國品牌,就說火鍋料,德國絕大多數(shù)超市都可以買到。
作為日耳曼最純的德意志,想必所有的東西應該都看得明白,明知一意孤行得不償失也要硬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美國在德國滲透已深,因此歐盟散伙兒,歐元瀕臨瓦解也已經(jīng)在美國盤算之下了。
作為小弟,英國已經(jīng)表態(tài),應該再成立一個聯(lián)盟,意思是現(xiàn)在的歐盟唯唯諾諾,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還不夠狠。
這也難怪經(jīng)濟學家說,歐盟的戰(zhàn)略自主,尤其是發(fā)揮歐元優(yōu)勢以后將是一種幻想,最終是否淪為“短命貨幣”,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