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負面宣傳之后,特斯拉公司上個月生產的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fā)貨量大幅下降,導致該公司召回了幾乎所有在中國銷售的汽車。
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7月份在中國的發(fā)貨量只有8,621輛,比6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廠向當地市場發(fā)貨量28,138輛下降了69%。然而,出口卻從5017輛飆升至24347輛,其中大部分銷往歐洲。這意味著7月份特斯拉在中國的總發(fā)貨量僅下降0.6%,至32968輛。
起初,特斯拉在我國市場很受歡迎,并且成為唯一一家獲準全資擁有本地業(yè)務的外國汽車制造商,但在今年卻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今年4月,一名車主在上海車展上發(fā)起的抗議在社交媒體上瘋傳,隨后發(fā)生了一系列撞車事件。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面臨著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等國內本土電動汽車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激烈競爭。理想剛剛在香港上市,籌集了15億美元資金,用于研發(fā)和基礎設施擴張。今年7月,理想汽車交付了8589輛汽車,而小鵬汽車上個月銷售了8040輛汽車,蔚來交付了7931輛。這是國內品牌第一個月記錄到與這家美國巨頭達到差不多的交付量。
特斯拉上月推出了國產Model Y SUV跨界車的廉價版,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客戶推遲購買,直到該車型上市,該車型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開始交付。
在獲得政府補貼后,所謂的標準版起售價為27.6萬元,比原先更長續(xù)航時間的Model Y低了約20%。隨后,基本款Model 3的價格下調了1.5萬元,至23.59萬元。相比之下,蔚來的ES6 SUV起價約為35.8萬元,理想汽車Li One售價為33.8萬元。雖然特斯拉仍引領豪華電動汽車市場,但其中國競爭對手正在迎頭追趕時尚的設計、本地化的軟件和細致的客戶服務。
PCA周二的數據顯示,總體而言,7月份汽車、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和多用途車的零售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6.4%,至152萬輛。包括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170%,至22.2萬輛,比亞迪、特斯拉和上汽集團的強勁表現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