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實施出口制裁以來,已經過去了漫長的28天,終于迎來了突破性進展,特朗普發(fā)聲“解禁”中興,甚至還為中興辯護,它是美國供應商大買家,這,特朗普是“吃錯藥”了?
其實是因為目前美國與中國達成了更多一致,美國愿意應中國的要求,放過中興這枚原本的施壓棋子。逼死中興從來都不是美國的目的,而是一種談判的施壓手段。
特朗普自己都說了:“中興通訊是中國大型電話公司,從美國公司手中購買大量零部件。這也反映了我們正在與中國進行更大貿易協(xié)議的談判情況?!?/p>
對于美國來說,中興是談判的籌碼,對于咱們中國來說,中興作為國家高科技的兩面旗幟之一,不能倒,如果倒下了,對整個通信產業(yè)鏈乃至經濟都是損失。
中美貿易戰(zhàn)下,中興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了,沒想到,大豆又“出事”了,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全球超過60%的大豆幾乎都流入了中國市場,而巴西、美國和阿根廷是我們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大來源。
如今,中美貿易戰(zhàn)下,美國大豆在中國遇冷后,沒想到,巴西和阿根廷竟然坐地起價,這不正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麼。
目前巴西大豆進口成本已經上漲至3600元/噸附近,比美國大豆要高約200元/噸。更無語的是,阿根廷公司在賣給中國大豆的同時,竟然還在大量購買美國大豆(至少買了40萬噸)!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買賣做的好啊,真當我們這么好糊弄的,必須要靠自己!這不,東北地區(qū)多個省市在5月初緊急下發(fā)文件,要求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黑龍江決定在全省范圍內擴大種植大豆500萬畝,每畝補貼達150元。而在全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黑河市,大豆生產者每畝補貼則高達到200元以上!
這樣算下來,農戶今年如果改種大豆,每畝地僅補貼就至少能拿到350元錢,而去年種植玉米的時候,每畝地的純利潤不到200元,看來,2018年種大豆的補貼遠遠超玉米了!
這是我們中國一個非常強勢的表態(tài)——在涉及糧食安全的根本問題上,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我們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每年要生產6億噸糧食——這差不多是立國之本,至于進口大豆+玉米主要是為了改善老百姓食物水平(養(yǎng)豬、榨油、豆制品等等)。
在極端情況下(進口斷絕),我們的底線是,老百姓可以少吃肉、少用油,但是國內自產糧食要保證老百姓吃飽肚子。
所以,每年中央財政都要撥出幾千億給與農業(yè)補貼。比如種糧補貼主要覆蓋大米、小麥、棉花、玉米四大類。所以,即使國際糧價遠低于國內價格,中國政府也能保證農業(yè)生產不受沖擊。
而美方與中方的分歧表面上是貿易問題,是經濟問題,本質上重大分歧還是關系到中國的核心戰(zhàn)略安全的問題,這些核心利益問題我們根本無法讓步。
雖然中美實力上有差距,這是事實。但是,是否代表著中美貿易戰(zhàn),中國就那么不堪一擊,必輸無疑?當然不是,中國有反擊的實力,中國更有打贏貿易戰(zhàn)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