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歐元相對美元的匯率上漲,而美元指數也顯著走強。
抓住一切機會制造價格波動,是機構投資者薅散戶羊毛,獲取利潤的源泉。
在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成都會議之后,就有猜測認為,各國將統一行動,主要在結構性改革、財政政策上發(fā)力,貨幣政策可能正在接近極限。全球的流動性將很快出現逆轉。
此次黃金價格的劇烈波動,就是對這一猜測的又一次市場反應。如果全球貨幣寬松走到盡頭,那么利率將緩慢上升,全球的債券牛市也將終結。在很多人眼里,黃金就是一種沒有利息的債券,所以暴跌是必然的。
事實上,如果我們反觀國內,中國的流動性和利率也有“強弩之末勢不可穿魯縞”的意味。換句話說,流動性陷阱已經出現了,貨幣政策即便是想發(fā)揮作用,作用也不大了。
黃金的閃崩,反應了市場的某種憂慮。但黃金對美國人的意義,不同于中國人。就如同房子對美國人的意義,也不同于中國人一樣。
美國這種充分市場經濟的國家,收益率是平均化的,金融市場有足夠的信用,所以房子、黃金對他們不是好的投資品。但中國不同,金融市場缺乏信用,實業(yè)艱難,所以大家都喜歡房產。再加上匯率高估,M2增速仍然顯著快過GDP增速,所以黃金的長期價值開始顯現。實物黃金是防御型資產,持有它只是一種保守投資,更多是用來避險。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多少買點黃金,但最好一輩子都用不上它,壓在箱底或者鎖在保險柜里,最后傳之子孫。
未來幾年,黃金也許在美元計價模式下漲幅不大,但人民幣計價模式下就很難說了。至少在目前,黃金的價格頗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