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促“西金東移”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更為關注黃金在資產(chǎn)配置中的作用。但長期以來,黃金以美元定價,不能充分反映不同市場的價格需求。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chǎn)國和消費國,發(fā)展以人民幣定價的“上海金”交易,增加黃金市場中的人民幣比重,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
4月19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宣布全球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定為256.92元/克。在當天的“上海金”定價發(fā)布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推出“上海金”定價機制既是中國金融要素市場創(chuàng)新開放、積極融入全球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嘗試,也是中國順應國際黃金市場深刻變革和全球黃金市場“西金東移”發(fā)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上海金’基準價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允的、可交易的人民幣黃金基準價格,為黃金市場參與者提供了良好的風險管理和創(chuàng)新工具,將有利于進一步完善人民幣黃金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進中國黃金市場國際化進程。“潘功勝說道。
此外,完善的上海金定價機制的適時推出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客戶黃金投資意愿,同時為其他大宗商品和金融產(chǎn)品人民幣化交易提供經(jīng)驗和借鑒,從而改變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場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各國央行致力于“去美元化”的今天,“上海金”依托于中國作為全球第一黃金生產(chǎn)大國、消費大國、進口大國、加工大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在黃金定價權中增加中國因素權重,有力的提升了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后,再一次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xù)進程。
對于備受市場爭議的“上海金”對“倫敦金”的威脅論,上海黃金交易所在最新發(fā)布的《上海金白皮書》中表示,由于計價單位、對象及交割地區(qū)和時區(qū)不同,上海金與倫敦金是互補互利、相互促進的非競爭關系。
白皮書中強調(diào),上海金與倫敦金將分別反映兩個地區(qū)、兩個市場不同的供需狀況,以供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參考和使用。同時,上海金與倫敦金的非排斥性、非替代性的關系,能使二者在全球黃金市場中相互補充、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