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酉陽 / 酉陽名片 / 國家公園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簡介

日期:2023-10-17       
字號: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簡介

基本情況

1.1自然地理條件

酉陽縣位于渝東南邊陲,東鄰湖南省龍山縣,南與重慶市秀山縣、貴州省松桃縣、印江縣接壤,西與貴州省沿河縣隔江(烏江)相望,西北與重慶市彭水縣緊鄰,正北與重慶市黔江區、湖北省咸豐縣和來鳳縣相連。由于地處渝鄂湘黔四?。ㄊ校┙Y合部,酉陽縣是渝東南聯動鄂西、湘西、黔北的重要節點。

酉陽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重慶市酉陽縣中部,屬武陵山系,其中桃花源景區緊鄰酉陽縣城。公園總面積2734.33hm2。分東、中、西3個區域。東部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9°07′31″-109°09′19″,北緯28°53′20″-28°54′05″。中部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8°43′11″-108°46′16″,北緯28°49′10″-28°53′59″。西部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0′36″-108°31′18″,北緯28°50′32″-28°51′17″。

1.1.1地文條件

(一) 森林公園所屬山系

重慶酉陽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屬武陵山系。

(二)地質構造和地質年代

地質構造屬新華夏構造體系渝鄂湘黔沉降褶皺帶。褶皺構造由八面山、木桶、車田、毛壩、銅西、濯河壩、龔灘七個向斜和酉酬、桐麻嶺、咸豐、宜居、天館五個背斜組成。出露地層為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二疊系、三疊系。巖石類型主要有白云灰巖、白云巖、石灰巖、頁巖、灰巖、砂巖、礫巖。

(三)地形地貌特征

公園地處武陵山區,屬于中低山地貌,在兩翼砂、頁巖以及石灰巖地帶則形成丘陵、槽谷或平壩。境內地貌成層現象明顯,分為海拔900米以上的巖溶中山及臺地區;650—900米左右的巖溶或紅層低山區;650米以下的巖溶高丘、谷壩區。由于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加上河流、降水的切割、侵蝕和溶蝕作用,巖溶地貌強烈發育,境內山巒起伏,溝谷交錯,山形如“雞爪”,溪河似“樹枝”,峰叢、槽谷、溶洞、盲谷、伏流等多處出現,點綴出山水險峻壯麗,溝谷槽壩交織,構成境內中山、低山、高丘、谷壩重疊交錯的壯麗奇景。

大巖蒙是公園內最高峰,海拔1696.1米,酉水河是公園內最低處,海拔295米,相對高差1401.1米。

(四)土壤及母巖狀況

由于受氣候、地形、地質、生物、水文、人為活動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土壤類型主要有紫色土、山地黃壤兩類,山地石灰巖出露最廣,巖溶作用強烈,山頂渾圓,發育溶蝕洼地、槽谷與溶洞,在蓋坪、洼地、槽谷中,一般地平土厚,坡地由于侵蝕淋溶作用大,巖溶地較多,土壤瘦薄。土壤多呈微酸或中性。森林公園內的土壤為礦子黃泥土,pH值6.5-6.7。

(五)地文條件對開展旅游的價值或不利影響

公園內嶺壑縱橫,地形復雜,有峻拔獨聳的崇嶺雄峰,有風騷各具的高崗丘陵,有碧水潺潺的空谷幽澗,有穿山對過的神奇山洞,有千奇百怪、千姿百態的地下溶洞,有依山兀立的擎天石柱,有刀削斧劈、四壁齊天的環行石崖。豐富的地形地貌構成了一系列美輪美奐的地文景觀,具有獨特的美學觀賞價值、休閑游憩價值和旅游開發使用價值。

2.1.1氣候條件

(一)森林公園所在區域氣候類型

公園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屬山地氣候類型。具有四季分明,季差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垂直氣候明顯的特點。

(二)年氣溫變化和無霜期

年平均氣溫12—14℃,是酉陽的“涼區”,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8.4℃,七月最熱,多年平均氣溫為25.5℃,1月最冷,多年平均氣溫3.8℃。年均無霜期286天。年均適游日數280天。

(三)光照條件

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31.0小時,7、8月日照時數最多,2月最少?!?℃年積溫6000—5200℃,≥10℃年積溫4200-3400℃。

(四)濕度狀況

各月平均相對濕度在74-79%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7月最大,1月最小。公園內由于森林植被和海拔變化的影響,相對濕度有明顯的變化。

(五)降水情況

常年降水量平均為1377.2毫米,5月降水最多,降水量達212.4毫米,1月最少,僅24.3毫米,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38.8%,春季占31.2%,秋季占23.8%,冬季占6.2%。大于或接近200毫米的降水量4—9月均可出現,在6月達到極值。公園年平均風速為1.2米/秒左右,冬半年月平均為1.7米/秒,夏半年平均風速為0.9米/秒。

2.1.2水文條件

公園內酉水河屬洞庭湖水系,其它溪流屬烏江水系。園內地表水分為溪河水和池塘兩種。

園內河流溪溝較多,有36條,其中常年流水的溪溝有24條,主要有酉水河、桃花溪、西山溝、楊家溝、干洞溝5條。酉水河園內流長7.5公里,平均寬約50-100米,水深30-50米,河水碧綠清澈,兩岸綠樹成蔭。桃花溪園內流長1.1公里,平水期一般溪水寬約1.0-2.1米,深約0.2-0.4米;西山溝園內流長1.7公里,平水期一般溪水寬約0.5-1.1米,深約0.2-0.3米;楊家溝園內流長1.5公里,平水期一般溪水寬約0.4-1.0米,深約0.1-0.2米;干洞溝園內流長0.3公里,平水期一般溪水寬約0.4-0.9米,深約0.1-0.2米。

公園主要在山上,園內池塘較少,主要有美池和鱷魚池。美池位于桃花源景區大酉洞旁,是公園的重要景觀之一,水面形狀似蝴蝶也似土家人用的蓑衣,南北跨度長約70米,東西跨度寬約50米,平均水深1.5米,水面約0.3hm2,庫容約5000立方米,湖水波光漣漪,碧綠清澈,湖中有小島、亭子和石拱橋,湖周柳樹枝葉婆娑三月桃花浪漫,四周莽林環繞,西望高崖巨壁,山水相映,景觀別致;鱷魚池位于桃花源景區的大懸崖上,距崖邊不足20米遠,形如梭子,長邊約100米,中長約70米,平均水深2.1米,水面約0.4hm2,庫容約8000立方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怪石密布,如多條鱷魚伏于水下,栩栩如生,湖周綠樹成蔭。

公園地下水出露較為普遍,有出水泉眼50余處,主要以碳酸巖巖溶水、碎屑巖裂隙孔隙層間水為主,水流量大的有三處,分別為泉孔、聰明泉和母豬泉。以泉孔的流量為最大,最大流量在2500L/S左右,出水時即水流成河;母豬泉和聰明泉出水后即飛流直下,形成瀑布。

2.1.3森林資源條件

(一)森林公園所屬自然區系

公園所處區域在植物區系區劃上屬泛北植物區,即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西南地區。

(二)森林植被特征

公園位于我國中亞熱帶北部,植被區劃上屬渝東南部中山植被區,七躍山南部植被小區。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垂直分布無明顯差異。主要自然植被建群樹種在海拔1000米以上,以杉木林為主,在海拔650-1000米一帶,向陽瘠薄山地多為馬尾松。公園經飛機播種造林、多年人工植苗造林和封山育林,次生植被旺盛,形成馬尾松純林、杉木純林、柏木純林、馬尾松柏木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等多種植被類型。

(三)公園內主要植物種類和植被類型

公園內高等植物種類繁多,區內共有維管植物155科554屬1025種,其中蕨類植物29科61屬136種,裸子植物6科9屬10種,被子植物120科484屬878種。主要喬木樹種有馬尾松、杉木、柏木、喜樹、榿木、青岡、紅椿、栓皮櫟、刺槐、楓香、楊樹、銀杏、絲粟、板栗、香樟、楠木、檫木、燈臺樹、夜合歡、鵝掌揪、垂柳、刺楸、酸棗、木姜子、水杉、槭樹、柳杉、杜仲、黃柏、油桐、桂花、漆樹等,灌木樹種以杜鵑、火棘、黃荊、馬桑、柃木、映山紅、烏飯、油茶、莢蒾為主,其次是鹽膚木、野花椒、小葉女貞、刺梨、菝葜等,草本植物有蕨、芭茅、莎草等。

經調查統計,依據《中國植物紅皮書》,景區珍稀瀕危植物共9種,其中稀有種共5種,如銀杏、水杉、杜仲、鵝掌楸、厚樸等;漸危種共4種,如胡桃、紅椿、楠木、木瓜紅等;依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保護區內共有重點保護植物14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4種,如南方紅豆杉、珙桐等;二級保護植物有10種,如香果樹、樟、喜樹、鵝掌楸、厚樸等。其中水杉、銀杏、珙桐、杜仲為栽培種,其他為野生種。

(四)公園內野生動物資源

森林公園喬、灌、草植被豐富,給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根據文獻記載和初步調查,區域內脊椎動物共有144種,分別隸屬于5綱、22目、62科。其中魚綱1目、2科、5種;兩棲綱2目、5科、7種;爬行綱1目、5科、15種;爬行類1目、5科、13屬、15種;鳥綱11目35科93種;哺乳綱7目、15科、24種。

園內野生動物的分布數量及可見頻度,以桃花源景區、玉柱峰景區、龍頭山景區和酉水河景區較大,尖山景區相對較小,調查區域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脊椎動物14種,包括:大鯢(Andrias davidianus)、普通鵟(Buteo buteo)、黑鳶(Milvus migrans)、紅隼(Falco tinnunculus)和領角鸮(Otus bakkamoena ussuriensis、灰林鸮(Strix aluco、斑頭鵂鹠(Glaucidium cuculoides)、和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白冠長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紅腹錦雞(Chrysolophus amherstiae)、獼猴(Macaca mulatta)、青鼬(Martes flavigula)、大靈貓(Viverra zibetha)和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有重慶市市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分別為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黑斑側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澤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 poggei)、栗葦鳽(Ixobrychus cinnamomeus)、灰胸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四聲杜鵑(Cucul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黑短腳鵯(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黃鼬(Mustela sibirica davidaana)、果子貍(Paguma larvata)、小麂(Muntiacus reevesi)、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3.1生態環境評價

3.1.1生態環境質量

1.大氣質量

公園周圍無污染的廠礦企業,“酉陽縣環境監測站”對公園內的大酉洞、大尖山子、小尖山子、石柱寨堡、霞峰寺、金頂山、馬頸子、長塘、河灣、帽兒坨等地的大氣環境監測結果,公園各地的大氣質量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一級標準。

2.地面水質量

公園多為露頭無壓泉水,“酉陽縣環境監測站”對公園內的大酉洞、大尖山子、小尖山子、石柱寨堡、霞峰寺、金頂山、馬頸子、長塘、河灣、帽兒坨等水體環境現狀監測結果,這些地表水的質量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一級標準。

3.負離子含量

據“酉陽縣環境監測站”在公園內大酉洞、大尖山子、小尖山子、石柱寨堡、霞峰寺、金頂山、馬頸子、長塘、河灣、帽兒坨等主要旅游景點,采用大氣離子測定儀法測定,主要景點平均濃度700個/cm3以上,各景點空氣負離子濃度在5.24—8.65萬個/cm3之間。

4.空氣細菌含量

據“酉陽縣環境監測站”在公園內大酉洞、大尖山子、小尖山子、石柱寨堡、霞峰寺、金頂山、馬頸子、長塘、河灣、帽兒坨等主要旅游景點,采用撞擊法測定,公園內空氣細菌含量在280—760cfu/m3之間。

5.天然照射貫穿輻射劑量水平

據“酉陽縣環境監測站”對公園內的大酉洞、大尖山子、小尖山子、石柱寨堡、霞峰寺、金頂山、馬頸子、長塘、河灣、帽兒坨等地天然照射貫穿輻射現狀監測結果,公園內天然照射貫穿輻射劑量在國家規定安全范圍之內。

3.2.1森林風景資源賦存

1.地文景觀

大酉洞?? 位于桃花源景區,緊挨縣城北面,洞口高、寬約30米,洞長180米,酉城河從洞前流過,一條小溪常年不竭的從洞內流出。

據清同治二年(1863)《增修酉陽直隸州總志》“山川”記載表明,大酉洞初辟于明朝初期,洞內石壁多篆刻,因年代久遠,皆模糊難辨,原洞口絕句一首“洞前流水渺漫漫,洞內桃花漸漸殘,慢倩不來漁父去,道人閑倚石欄桿”,現也已不存。洞內景點無數,景色宜人,明崇楨年酉陽撫使冉天育對大酉洞內八景作了總結性題詠:“萬山嶁峋洞天幽,結駟作翩作勝游。霄際松峰青靄靄(‘松峰聳翠’),洞邊桃瓣水悠悠(‘桃間流紅’),天梭霧轂勞天姥(‘機織煙霞’),匝地有聲震鐘鼓(‘石鳴鐘鼓’),泉水斷續落珠璣(‘飛泉灑玉’),石室藏書真太古(‘石室藏書’),玉盤注水何晶瑩(‘玉盤仙跡’),飲之年如龜鶴齡(‘龜鶴遐齡’),炎蒸消盡還堪賞,莫使煙嵐柱閉屙”。

桃花源?? 位于桃花源景區,地質構造上本是一個巨大的天坑,近圓形,寬約600米,坑壁高低錯落有致,北面最高約230米,往南面西面慢慢見低。沿桃花溪穿過大酉洞進入桃花源,眼前豁然開朗:只見三面峭壁數百丈高,崖壁上有綠樹裝扮;中為盆地,有良田數十畝,茅屋數間,雞犬相聞,溪流清澈,美池漣漪;三月夾岸桃花,盛開時紅云一片,真乃“世外桃源”。據清代《酉陽直隸州總志》記載:“…大酉洞,核其形與陶淵明所記桃花源者,毫厘不爽”。人民日報(海外版)曾以《酷似桃花源,勝似桃花源》的標題向海外進行了報道。

桃花源這一天然和平田園,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給人們提供了一種回歸大自然、返樸歸真、隱逸的具有樸素美的自然景觀,是酉陽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的精品景區。

?

金頂?? 位于龍頭山景區,海拔1634.5米,為龍頭山東面的最高點。金頂總面積約200平方米,有兩級平臺,低一級平臺為龍頭寺的遺址,面積約150平方米,地面由完整的青石板徹成;高一級的平臺為觀景臺,面積約60平方米,天氣晴朗之時可遠眺“烏江畫廊”風光,此處看日出觀云海遠近聞名。

三皇洞 ? 位于龍頭山景區金頂絕壁半山腰,距山頂約200米,距地面約50米,有羊腸小道相通,從遠處觀看,恰似龍頭的龍嘴。內有泉水終年不竭,洞口飛靈寺仍保存完好。傳說只要香客誠心拜佛,在飛靈寺許愿,然后到神泉汲一瓶圣水,內服外浸,包治百病。每年農歷2月19日、6月19日和9月19日,四面八方趕往龍頭山的香客逾萬,都會到三皇洞朝拜,取洞中泉水帶回,祈福家人健康平安。

石林?? 位于龍頭山景區西側約2公里的山谷處,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石林布局整齊,規模宏大,有大小石柱200余根,將軍、士兵、戰馬等栩栩如生,頗有“沙場秋點兵”之韻味,當地群眾稱之為“點將臺”。

三十七洞天?? 位于酉城烈士陵園南麓,洞口高寬各2米,洞額嵌有“三十七洞天”石匾,進深約1000米,有人探之,連續三十七個小洞,仍未見底。

蓮花奇洞?? 位于國道319線旁,齊陽壩半山腰,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下溶洞,位于山體中部,洞口寬約2米,洞高3-5米,洞深約500米,洞內時寬時窄,很少有人探到洞的盡頭。洞內有紫竹林、佛山、鐘乳石等多種淋溶景觀。

秀才看榜?? 在大酉洞桃花源的西南部,懸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石灰巖石壁,高100余米,寬約60米,方正平整,遠看如壁上貼榜,傳說以前酉陽的秀才都來此處觀看自己是否中榜。

玉柱峰?? 位于森林公園的南部,海拔883米,相對高差近200米,猶如一根玉柱立于大地,直插云霄。玉柱峰三面懸崖,只有背面一條羊腸小徑曲曲折折可達山頂,如“保護神針”立于酉城邊。

石柱擎天?? 位于小壩鄉石柱村,石柱自然天成,地處一山脊的尾部,山脊三面懸崖陡峭,前端獨立一石柱,高約50米,徑粗4米,猶如守護神。人們對其十分崇拜,視為保護神,每年有上千人遠至貴州,上至黔江前來朝拜,“石柱村”因此而得名。

佛洞?? 位于桃花源景區五指山上,洞口寬1.5米,洞內寬敞,最高處達5米,最寬處達15米,進深400米。鐘乳石發育強烈,有的似美女梳頭,有的似古代大戶人家的架子床,有的似佛,有的似半臥水牛,有的地方分上下兩層,如樓房。據傳,古時酉陽當官的無論大小,每逢大年三十都要到該洞燒香拜佛,感謝神靈。

筆架山?? 位于桃花源景區田園村,一山見三峰,中間高兩邊矮,最高處990.5米,遠看形似筆架,惟妙惟肖,此山也因此而得名。

五指山?? 位于桃花源景區,海拔1184.2米,為景區內最高山峰。山到高處顯五頂,高低大小各一,遠看似五根并在一起的手指,有粗有細,故此得名。

金銀山?? 位于玉柱峰景區,海拔1082米,兩山相依,一大一小,大的雄偉高大是金山,小的俊秀挺拔是銀山,兩山合稱金銀山。

帽子山?? 位于玉柱峰景區,海拔1169.2米,在景區內為第一高峰。遠看山頂酷似一頂帽子,該山也因此而得名。

?

?

?

?

?

?

?

?

?

?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